跟这个时代他们看到的所有中国人似乎都不一样。
既没有那种从穷苦地方来的好奇惊叹,也没有由此产生的敏感亢奋,从言行举止到精神状态都诠释出什么叫做不卑不亢的淡然。
他真是个从中国内地走出来的歌星吗?
这么充满欧美文化气息的摇滚歌曲,那么多原汁原味欧美艺术内涵的歌舞剧。
竟然是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艺术天才创作?
话题自然是非常有探讨性。
其实这两三年里,荆小强一直都在淡化自己的华人身份。
只有妄想还能融入欧美社会的人,才会百般强调自己是华人,以为是可以跟所有民族平等相处,获得同等发展机会的族裔。
荆小强从来都没这种幻觉。
现在就是韬(wei)光(suo)养(fa)晦(yu)阶段,埋头闷声赚大钱就是。
甚至从他开始带着文工团员、各种大学生出来赚劳务费、提升技术,还有意无意的掩藏了些。
可到了需要跟华人社区产生联系,甚至是帮助唐人街获得更多关注的时候,他还是没忍住内心那种割不断的血脉相连。
能多磨蹭会儿,多给旅居海外的同胞带来点好处,那就多给予点影响。
这也能为他接下来跟贺兰以及别处的唐人街、华人社团产生联系做铺垫。
回体育场的路上,还给徒儿叮嘱:“很辛苦的,华人要融入这个社会很艰难,外来户哪里都不受待见,哪怕是口口声声的欢迎移民,为了这种融入,往往还得加倍的表现出忠诚跟原来祖国的割裂,所以我们可以把他们看做侨胞,却再也不是中国人,就不能用中国人的思维角度去要求他们爱国。”
在九十年代这绝对是很罕见的说法,把族裔跟国家划分得一清二楚。
别看见个什么华裔出头就觉得会对中国特别友好,人家首先是个外国人,能出头甚至多半还得是个反华分子。
光这,都是吃了多少次亏才逐渐明白的道理。
杜若兰只满心景仰加思索的嗯。
今天在唐人街的感受,让她也挺自豪。
除了肉夹馍不怎么好吃,那么多同胞,看见她也确实是充满了感情的喜欢。
各种好吃的好用的使劲往她身上塞,她穿着那件肩膀袖口、领口都有白毛毛的红底儿锦绣夹袄都塞满了红包。
不是多少钱的事儿,而是那种家里长辈看见自家孩子出息之后迸发出来热情。
挺暖心的。
可随着他们这一行礼宾车离开拥挤的市中心,越靠近体育场这边就越摊平的那种中产或者高端社区,那种清幽高档的差别感挺明显的。
她也见多识广了:“那边闹市区……条件还是比较差的哦?”
跟国内条件越好越往市中心扎堆不同,起码在花旗穷人住城里,富人住郊外是个普遍现象。
在爱兰尔之类的小国家小城市还不明显,一到伦敦这种超大城市就比较清晰,那些市中心老建筑外表光鲜,街道后面藏污纳垢的样子,杜若兰也会观察了。
当年第一次出国,荆小强不就这样带着她穿越北美全面体会么。
现在点点头:“论现代城市建设,这个学术底子还是伦敦、巴黎从工业革命后传到花旗,我们到解放后学岔了走老苏那条道儿,改开以后才在囫囵吞枣的弥补,差了有上百年的功课,沪海,津门就是两个外国人帮忙建立的抄作业样板,更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你陈姐现在就是在拼命学这个,咦?可以让陆大熊回国的时候从洛杉矶走,好好了解下这。”
因为陆曦现在借着搞那片机库地块,有点跃跃欲试的想把荆成房地产拿下来做。
她已经见惯了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的流动,就有点想买卖几万几十万的商品房,心气儿挺高的。
大强妈表示不来塞,她不在乎房地产多赚钱,是不是属于成家,但各房各家的平衡不能打破的好伐。
这两天晚上分别都给荆小强吹了枕头风。
总之一个不是为了贪钱,一个也不是为了守财,都是贤内助呀。
杜若兰却看着外面彬彬有礼的路人轻声:“真好,跟着你这四年的大学时光,看到太多同龄人看不到的风景,不知道什么时候,才能看见这么美好的生活都学回国去,让唐人街的叔叔阿姨们看到祖国也能这么好,我们也能有这么高的素质哦?”
也许这就是荆小强带来的区别,眼界和心态都改变了。
荆小强也看,点头笑:“是啊,如果空气新鲜阳光明媚,大部分人出门就是公园,周围很多景色,遇到的人也都文明礼貌含笑招呼,不随地吐痰不蹲在路边叼着烟发呆,没有清洁工光着脚站在垃圾箱上翻垃圾,没有飞车从你身边蹭过吓你一跳,人慢慢的就不会那么没出息……”
这就是荆小强的感受:“没有什么素质高不高,人都是环境的动物,你出门满鼻子都是煤烟味儿,光线都灰蒙蒙的,旁边不断有人吐痰,路边的垃圾箱上全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