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于是他干脆来到谯县的刺史府,拜访孔刺史。
&esp;&esp;谯县不比颍川和汝南,离洛阳还有一段距离,又是刺史部所在,因此相对太平,孔伷得知是太傅的二子到访,在刺史府设宴款待了袁术,宴席撤下后,他将一封公告的抄本,交予袁术过目。
&esp;&esp;公文的字迹潇洒,笔力苍劲,下方盖有三公印章。
&esp;&esp;“这是……?”
&esp;&esp;“讨董公告。”孔伷道。
&esp;&esp;袁术将公文凑近了看,三公印章他在叔父的书房见过,这个确实是真货,可如果公告出自三公,他怎么不知道?
&esp;&esp;……难道叔父不相信他的实力?
&esp;&esp;“不管出自谁手,我听说袁二公子已经响应了这份公告。”
&esp;&esp;“袁绍!?”袁术推开木案,“他人呢?他在哪里响应?”
&esp;&esp;孔伷诧异于他如此大的反应:“袁二公子在冀州,冀州牧韩馥是袁氏门生,袁三公子难道不知道吗?”
&esp;&esp;袁术内心简直想撕了袁绍!
&esp;&esp;又骗他!又骗他!又骗他!
&esp;&esp;“屁!”袁术直接应激了,“什么袁三公子,我们袁氏就两位公子!我只认袁基一个兄长,他袁绍算什么东西?贱婢生的贱物,就不应当让他上袁氏的族谱!”
&esp;&esp;孔伷是个经典的孔式儒生,看书前要焚香沐浴的那种,哪里见过袁术这种炸裂的性格,他想响应讨董号召,又怕袁术也想讨董,到时候如果他问自己要兵要粮,他给还是不给?
&esp;&esp;于是他使出一招祸水南引:“我听说袁公子的母族在南阳,新上任的南阳郡太守张咨是我的旧识,他也是豫州人,袁公子如果有意,我可代为引荐。”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&esp;&esp;董卓拥立庶皇子刘辩登基,在京城奸淫掳掠,无恶不作、斩杀朝廷重臣的事,终于引起了天下英雄的不满。
&esp;&esp;曹班暗中以三公的名义,向各州郡发布讨董的号召公告,并在公告中推举袁绍为讨董联盟的盟主,约定齐聚酸枣会盟。
&esp;&esp;尽管公告是伪造的,但是各地的官员们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由头,很快互相派遣使者,响应号召。
&esp;&esp;曹班的大军提前开拔,这是她第一次率军出征,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赶在黄河汛期之前,一艘接一艘的楼船从即墨港出发,她按照计划,提前通过情报部,联系了谯县、扶风的格物院,让他们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大战做好准备。
&esp;&esp;因为携带粮草,曹班这次没有办法急行军,即使她想要尽快抵达的心情,比任何一支军队都强烈。
&esp;&esp;她每到一个地方,尤其是重要的城镇和关隘,都会让测图科绘制好当地的地形图,再让医都尉收治流民,给孤儿们登记造册,再由卸下粮草后的楼船载着孤儿们回到泰山郡。
&esp;&esp;由于曹班治军严明,她的军队越走越壮大,从最开始的七千人马,扩展了到九千之众,将近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,跟随队伍的,多是无家可归的饥民,曹班开出条件,以工代赈,饥民们帮忙运送粮草,她给饥民口粮,三人编为一组,两名曹班手下的正兵,加一个饥民。
&esp;&esp;粮草充足的好处,自然是曹班行军有底气,军队士气也很旺盛。
&esp;&esp;但坏处也显而易见,米仓招老鼠,军粮惹山贼。
&esp;&esp;她的军队很快引来了山贼的注意。
&esp;&esp;不过这次的山贼有些不同以往。
&esp;&esp;皮肤黝黑,身上带着薄薄一层肌肉的年轻人,自称魏郡太守栗攀,得知曹班也是来讨董的,大方表示要为曹班引路。
&esp;&esp;曹班看了一眼他身后的士兵,手里拿的不是农具就是木棍,中原地带再落魄的太守,讨董也不会带上这样的家当。
&esp;&esp;更不用说,魏郡太守她曾在洛阳见过,完美符合瘦骨如柴,常年不见阳光的士人刻板印象,和眼前这个年轻人完全是两个极端。
&esp;&esp;但是对方魏郡一带的地形又极为熟悉,曹班去泰山赴任时,曾走过这一带,倒也不怕被人带沟里,因此同意了对方同行的提议。
&esp;&esp;夜晚扎营后,曹班便派符柯去查这人的身份,符柯的效率毋庸置疑,第二天,曹班还在河边打水时,她就带回来了对方的详细情报。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