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这次说什么都要把他栓起来。”李东阳小声说道。
&esp;&esp;谢迁笑眯了眼:“不好说,听说你这师弟在兰州整日骑驴,果然是驴脾气呢。”
&esp;&esp;“就是不知道刘首辅怎么想的?”李东阳无心应付他的打趣,低声说道。
&esp;&esp;刘健作为陛下的老师,陛下一直对他敬重有加,不仅尊称为“先生”,每次今见,陛下都屏退左右和他密谈,对他的意见大都欣然接受。
&esp;&esp;他的意见确实很重要。
&esp;&esp;只是三人如何密谈,众人不得而知,只没多久陛下就当朝下旨,要派钦差去兰州看看。
&esp;&esp;—— ——
&esp;&esp;钦差们也没想到这一路上先遇到的人竟然还是蒙古人,只是还未列队迎战时,又见那些人呼啦啦跑了。
&esp;&esp;“瞧着天要亮了。”钦差一看天色,拍案说道,“走,赶在天亮时进城。”
&esp;&esp;钦差队伍很长,钦差团密密麻麻十三人,其中四人是京城来的,身后又陪同者甘肃的一些官员,江芸芸等人早早就等在城门口,打眼一看,那真是花红柳绿,在冬日的兰州城下格外热闹。
&esp;&esp;百姓们也都挤在两侧围观着,一个个伸着脑袋,瞧着很是好奇。
&esp;&esp;正使是兵部尚书,少傅兼太子太傅马文升,副使是都御史戴珊,监察御史汤鼐,这三人江芸芸都没见过,但第四人,她倒是知道的。
&esp;&esp;只是她的目光稍微略过那人,那人面无表情,只当没看到她的小眼神。
&esp;&esp;兰州这边也难得来齐了所有人,先是借了圣旨,又是一番寒暄,这才飞快带人朝着衙门走去。
&esp;&esp;一路上队伍自然也就乱了,江芸芸慢慢落后了几步。
&esp;&esp;“好久不见,其归。”那第四个钦差也跟着落后一步,和江芸芸并肩走着,扭头去看江芸芸,笑了起来。
&esp;&esp;“时间过得好快啊,你这十九岁真是过得轰轰烈烈啊。”
&esp;&esp;第三百二十一章
&esp;&esp;“敬止, 好久不见。”江芸芸对着他微微一笑,眉眼弯弯,“一别数年,这些年都没时间叙叙旧了。”
&esp;&esp;王献臣看着已经和他差不多高的年轻人, 猛地有些恍惚。
&esp;&esp;那一年在扬州船上, 两人第一次见面。
&esp;&esp;那个时候他早早就听说江芸的名字, 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搭上顾清, 然后搭上了去往京城的船只。
&esp;&esp;那日他一眼就看到从船板上兴冲冲跑下来的小孩。
&esp;&esp;小孩才十二三岁的年纪,个子不高, 人也瘦弱, 雪白的脸上还带着一些还未张开的稚气,偏长了一双格外好看的眼睛,又大又圆, 亮晶晶看着别人的时候, 还总带着好奇。
&esp;&esp;这是最年轻的应天府解元。
&esp;&esp;他说话总是笑眯眯的, 背着小手, 一副小大人的样子, 和谁说话都是慢条斯理, 有理有据,任谁听了都浑身舒服, 恨不得和他做朋友。
&esp;&esp;明明只是小小一簇,却又像棵郁郁生长的小树。
&esp;&esp;在徐家备考的那段时间可真是快乐又痛苦,所有人都是一块被逐渐吸满水的布, 被人夹在绳子上,动弹不得, 偏江芸又一视同仁, 就连他的小青梅也没放过, 人人都哀声载道,但又无比快乐。
&esp;&esp;虽过程是痛苦的,可结局却又是奇幻的。
&esp;&esp;一个院子出了七个进士,在此之前谁会信这种事情。
&esp;&esp;王献臣那时也很快乐。
&esp;&esp;之后发生了太多事情,江芸二进二出京城,他也不曾再见过她,但耳边却一直是她的消息。
&esp;&esp;有些人注定不凡。
&esp;&esp;江芸,想来生来如此。
&esp;&esp;现在的他又和第一次见面时很不一样了。
&esp;&esp;他变高了,脸上的好奇和稚气都没有,深邃好看的眉眼则更清晰了,尤其是整齐的眉毛下那双眼睛明亮沉静,这般笑脸盈盈看人时,会让人不自觉沉醉其中,少年人总有种雌雄莫辨的美感,但眉眼间的锐利偏又格外令人心中一震。
&esp;&esp;他长大了,也更引人夺目了。
&esp;&esp;王献臣有一瞬间的恍惚,有那么一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