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步兵。
&esp;&esp;唐军的胃口太大了,石堡城、青海、九曲,这是想把他们往死里打啊!
&esp;&esp;“遵命!”
&esp;&esp;传令兵立刻去传达命令。
&esp;&esp;“先不去管洪济桥,将所有兵马调到北面,营救宛秀城!”
&esp;&esp;论悉颊藏又更改命令。
&esp;&esp;在吐谷浑、白兰羌骑兵未支援而来的时候,他们暂不能直面唐军骑兵。
&esp;&esp;主要是唐军拿下树敦城后,有了依靠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“李帅,这城中的各种锁子甲、铁扎甲、皮甲有两万副,兵器、箭矢也数以万计。还屯积不少粮食。另外,树敦城周围的牧场有牦牛、驼、羊上万头。”
&esp;&esp;“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城中发现数百名吐蕃工匠,他们会制造锁子甲、吐蕃弩和众多铁器。这对吐蕃是巨大的损失。”
&esp;&esp;高适统计好战利品后,向李瑄禀告道。
&esp;&esp;“不错!将吐蕃的俘虏、工匠和城中一切非我方人员关押起来。敢在这时候反抗,格杀勿论!”
&esp;&esp;李瑄向高适吩咐道。
&esp;&esp;他们最多派两三百士兵作为看押人员。
&esp;&esp;所以压力很大!
&esp;&esp;不仅仅要守树敦城,还要守洪济桥。
&esp;&esp;他们的强弩兵、重甲步兵、陌刀军,加起来只有不到五千人。
&esp;&esp;李瑄能预料到从青海、赤岭一带的守军,会迅速前往九曲支援。
&esp;&esp;哪怕放弃鸡心谷的进攻,也要来支援九曲。
&esp;&esp;这时候就要靠重甲步兵、弩兵、陌刀兵发力。
&esp;&esp;“将铁扎甲和锁子甲,分给弩兵,让他们增加防护能力。另外,给我挑选两千副锁子甲,还有吐蕃的战旗也要准备好,运送到洪济桥对面”
&esp;&esp;李瑄向高适吩咐道。
&esp;&esp;他准备利用吐蕃的战旗、锁子甲,阴吐蕃一波。
&esp;&esp;“遵命!”
&esp;&esp;高适会意。
&esp;&esp;从这一刻起,唐军开始在洪济桥前,修建防御阵地。
&esp;&esp;利用树敦城中的资源,在重甲步兵和弩兵的阵前,摆满鹿角和车子。
&esp;&esp;树敦城,由一千名善于射箭的轻骑和八百名斥候军防守。
&esp;&esp;洪济桥西面,则是一千陌刀军,一千重甲步兵,近一千的弩兵。
&esp;&esp;洪济桥东面,是一千重甲步兵,一千弩手。
&esp;&esp;东面可以随时支援西面。
&esp;&esp;如果吐蕃在九曲的士兵敢攻打洪济桥东面,李瑄会率领骑兵回援,用重甲骑兵冲锋。
&esp;&esp;这样是想保护洪济桥不被吐蕃毁掉。
&esp;&esp;只要洪济桥在,李瑄就可以随时从洪济桥出击青海。
&esp;&esp;剩下的一万一千余名轻骑、精骑、重甲骑兵、跳荡精骑,将由李瑄带领在九曲参加战斗。
&esp;&esp;“启禀李帅!探查到吐蕃士兵有北上至宛秀城方向的迹象……”
&esp;&esp;夜半子时,斥候营的探马向李瑄禀告道……
&esp;&esp;第181章 雪花落下,吐蕃三万士兵支援九曲
&esp;&esp;“吐蕃想阻拦哥舒将军和慕容将军。”
&esp;&esp;得知吐蕃大军北上后,李瑄立刻明白吐蕃的目的。
&esp;&esp;九曲之兵见临洮军是硬骨头,又担心宛秀城被攻破,所以有此决断。
&esp;&esp;李瑄已从树敦城的俘虏口中审讯出一些吐蕃的重要信息。
&esp;&esp;吐蕃一万羽林禁军,和驻扎在牧区的一万骑兵,已离开九曲前往青海支援。
&esp;&esp;现吐蕃在九曲,大莫门城兵力三千,宛秀城兵力四千,洪济城兵力三千。
&esp;&esp;还未建成的玛曲、河林等四座城池,差不多能集结一万兵力。
&esp;&esp;粮食屯区、黑峡川等地,能集结不足八千兵力。
&esp;&esp;总共三万余,其中骑兵只有不到三千。
&esp;&esp;剩下的就是九曲吐谷浑部和白兰羌部!
&esp;&esp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