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海棠情欲>情欲小说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60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60节(2 / 2)

且兄弟俩几乎同时升起了一个念头:

&esp;&esp;爹在前方拼杀,你在后方看家。

&esp;&esp;完美啊。

&esp;&esp;儿子,好好学啊。

&esp;&esp;这一席话,说的让众人茅塞顿开。

&esp;&esp;同时也让他们,对陈景恪即将提出的税制改革,充满了期待。

&esp;&esp;朱元璋催促道:“景恪,你继续说税制的问题。”

&esp;&esp;其余人也都竖起了耳朵,准备听听他的意见。

&esp;&esp;陈景恪心下也是有些得意的,压住上翘的嘴角,说道:

&esp;&esp;“先说公正的问题,我们要想办法让地少的人少承担义务,让地多的人多承担义务。”

&esp;&esp;“但在明面上,又不能让地主知道他们多承担了义务。”

&esp;&esp;“否则他们会心有怨言,不利于国家的稳定。”

&esp;&esp;“也就是说,我们既要让地主多交税,又要保持明面上的公平。”

&esp;&esp;说白了,咱们既要公平,也要公正。

&esp;&esp;也就是方才所说的,公平公正达成平衡。

&esp;&esp;众人都陷入了沉思,难,太难了。

&esp;&esp;又要让人多出钱,还不能让人知道,尽可能维护公平。

&esp;&esp;太难了。

&esp;&esp;朱棣嘴快,说道:“这怎么可能,地多的人又不是傻子,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多交了税。”

&esp;&esp;朱棡也是差不多的想法,只是他更稳重一些,没有将疑问说出来。

&esp;&esp;但朱元璋和马皇后等人,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态度。

&esp;&esp;陈景恪既然说了,那肯定是有办法的。

&esp;&esp;于是,朱元璋再次催促道:“景恪你就直接说答案吧,别吊人胃口。”

&esp;&esp;陈景恪倒不是故意吊人胃口,而是希望他们思考,加深印象。

&esp;&esp;见时机差不多,就说道:“将丁税和徭役折合成钱粮,均摊到全国所有土地上。”

&esp;&esp;“有多少地,就交多少税。没有地的人,一文钱的税都不用交。”

&esp;&esp;“以后朝廷需要使用徭役,也不再是免费征用,而是花钱招募役夫。”

&esp;&esp;“如此一来,表面看很公平。”

&esp;&esp;“但实际上地多的人,缴纳的赋税变多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而地少的穷人,需要缴纳的赋税减少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还能通过当徭役,赚取一笔钱财补贴家用……”

&esp;&esp;“此法我称之为,摊丁入亩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一拍大腿,激动的说道:

&esp;&esp;“好,好一个摊丁入亩,简直太妙了,此法深得公平公正之精髓也。”

&esp;&esp;朱标也激动的连声道:“好好好,此法当真绝妙矣。”

&esp;&esp;“景恪,果然不愧是你啊,从未让我失望过。”

&esp;&esp;马皇后虽然没有说什么,但表情也透漏出兴奋之意。

&esp;&esp;朱棡和朱棣再次被震惊到了。

&esp;&esp;虽然已经知道陈景恪的能力,可还是再一次被刷新了认知。

&esp;&esp;同样是人,为啥他的脑子就这么好使呢?

&esp;&esp;朱雄英则觉得理所应当,有什么好惊讶的,景恪想出这种法子不是很正常吗。

&esp;&esp;真是大惊小怪。

&esp;&esp;虽然觉得此法可行,但国家大事不能草率,还是需要一定的论证的。

&esp;&esp;接下来朱元璋几人,就开始讨论起摊丁入亩的可行性。

&esp;&esp;“民间弃婴溺婴之事屡禁不止,就是因为太穷养不起。”

&esp;&esp;“少了徭役和丁税,能大大缓解百姓的压力,减少弃婴之事发生。”

&esp;&esp;“有助于人口增长。”

&esp;&esp;“人多了,就能开垦更多的土地,生产更多的粮食。”

&esp;&esp;“人多了能征更多的兵,能打下更多的土地。”

&esp;&esp;“将来诸王建制立国时,诸藩属国就可以从国内,迁徙更多百姓过去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