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&esp;想找个地方歇歇脚,却发现沿街的酒楼茶肆全都爆满。
&esp;&esp;还是汤和出马,用锦衣卫腰牌在一家酒楼找了个包厢。
&esp;&esp;打开窗户,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,朱元璋笑道:
&esp;&esp;“早就听说泉州乃大明最繁华的地方,今日一见才知道传言不虚啊。”
&esp;&esp;泉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。
&esp;&esp;大明开海之后,这里迅速爆发活力,再次繁华起来。
&esp;&esp;就商业繁荣度来说,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重镇。
&esp;&esp;“呼……”马娘娘坐在椅子上,长吁口气说道:
&esp;&esp;“就是这城太小了,能把人挤死。”
&esp;&esp;提起大街上的拥挤程度,老朱也心有余悸的道:
&esp;&esp;“是啊……不过倒也不全怪城小,主要是人多。”
&esp;&esp;“全国各地的商人都云集于此,据说在此务工的人都超过了十六万。”
&esp;&esp;“再加上本地人,小小的泉州城住了有二十七八万人,都快赶上应天了。”
&esp;&esp;马娘娘端起茶一饮而尽,说道:“但这城可比应天小多了……”
&esp;&esp;汤和在一旁笑道:“不过这城也挤不了多久了,听说新城区已经完工,不日即可启用。”
&esp;&esp;马娘娘赞道:“还是景恪目光长远啊,刚开海的时候就提议建设新城区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也不禁颔首道:“是啊,当时他就说,开海之后几座海港城市必须要扩建。”
&esp;&esp;“现在看来,确实很有先见之明啊。”
&esp;&esp;马娘娘想起了什么,嘲笑道:“也不知道是谁,当初还认为他想得太多,不想同意这个提议。”
&esp;&esp;老朱丝毫不觉得尴尬,说道:“咱要是什么都懂,还要他做什么。”
&esp;&esp;当时陈景恪提议,泉州、福州、宁波以及更北方的几座城市,都要建新城区。
&esp;&esp;以应对未来的发展。
&esp;&esp;当时朝中都觉得他想太多,宋元海贸都很发达,也没见他们觉得这几座城狭窄?
&esp;&esp;幸好陈景恪一力坚持,老朱最终还是同意了。
&esp;&esp;事实再次证明,他的意见多么具有前瞻性。
&esp;&esp;提前扩建的新城区,完美承接了商业爆发到来的大量人口。
&esp;&esp;节约了朝廷大量的时间。
&esp;&esp;汤和忍住笑,说道:“陈伴读的目光之长远,世所罕见,所料从未出错过。”
&esp;&esp;“我还想和他结个亲家呢,只可惜……咳咳……”
&esp;&esp;话说到一半他才反应过来,连忙假借干咳试图转移话题。
&esp;&esp;马娘娘叹道:“没什么不好说的,他们家这子嗣一直如此,急也急不来。”
&esp;&esp;老朱点点头,然后看向汤和,说道:
&esp;&esp;“好你个汤和,竟然还藏着这样的小心思。”
&esp;&esp;“咱劝你别做梦了,他家生女儿就是将来的太子妃皇后,生儿子那就是未来的驸马。”
&esp;&esp;这是给朱雄英的孩子预定婚事了。
&esp;&esp;啥,你说差辈了?
&esp;&esp;辈分是问题吗?
&esp;&esp;啥,还是近亲结婚?
&esp;&esp;这叫亲上加亲。
&esp;&esp;反正老朱就是这么计划的,陈家必须牢牢的和朱家绑在一起。
&esp;&esp;以后怎么样他管不了,只要他活着就必须如此。
&esp;&esp;汤和嘿嘿笑道:“那不敢和上位抢,但他家要是有多出来的孩子,我总能攀这个亲戚了吧。”
&esp;&esp;老朱大笑道:“算你小子识相,他家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女,那都是咱老朱家的人。”
&esp;&esp;“第二个孩子,咱可以不管。”
&esp;&esp;“不过等着和他家攀亲的可不少,你怕是不好抢。”
&esp;&esp;马皇后翻了个白眼,说道:“你俩老不修的,能不能有个正形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抢孩子的土匪呢。”
&esp;&esp;“哈哈……”老朱和汤和大笑不已。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