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海棠情欲>情欲小说>红楼之挽天倾> 红楼之挽天倾 第760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红楼之挽天倾 第760节(3 / 4)

平帝的潜藏心底,没有明说的心思。

&esp;&esp;有永宁伯这样的臣子被天子视为心腹,而且才具过人,兵事、民政、水利,文韬武略,无所不知,这样下去,以后还得了?置内阁于何地?

&esp;&esp;几乎可以预见,再等二十年后,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永宁伯,党徒遍布朝野,大汉社稷将有神器易手之险!

&esp;&esp;可转念一想,这位内阁阁臣,心头就是涌起阵阵苦笑,如果他将这番忧虑与人说,只怕要被嘲笑杞人忧天,庸人自扰!

&esp;&esp;一个年不及弱冠的少年而已,纵是如宁国公一般,也不过是武勋,岂能成为操莽之流?

&esp;&esp;崇平帝默然了一会儿,似在权衡着什么,沉吟说道:“内阁拟旨,以军机大臣、锦衣都督贾珩,权摄南河河督,全权处置警备洪汛、整饬河务事宜,内阁大学士,刑部尚书赵默协调江南、淮扬等地民政物资,预备救灾。”

&esp;&esp;虽然没有直接说赵默襄赞贾珩,但也基本确定了在河务上的主导权,而赵默毕竟是阁臣,钦差的话语权还有,当更多是辅助工作。

&esp;&esp;“老臣遵旨。”杨国昌当先应诏,顿首而拜,垂下的苍老眼眸中现出一道精光。

&esp;&esp;果然不出所料,圣上用了小儿整饬河务,但小儿势必不能在河道久待,那时……再作计较。

&esp;&esp;也不能他们齐党一直受小儿的针对,浙党独善其身,这下子士林皆知小儿“幸进弄权”之害,这样齐浙两党才能同舟共济,驱逐贾党。

&esp;&esp;崇平帝看向好像“欣然领命”杨国昌,目光闪了闪,心头微动。

&esp;&esp;现在朝堂之中,两党争斗暗流涌动,用谁去整饬河务都有因私废公、排除异己之忧,只能用子玉先顶一阵了,或有毁谤,或有树敌……反正他们翁婿之间,倒也不用讲究这些。

&esp;&esp;咸宁都许给他了,勇于任事,得罪一些人也是合情合理的。

&esp;&esp;第632章 鹦鹉:完了,都完了。

&esp;&esp;河南,开封府

&esp;&esp;贾珩自递送奏疏后,就在黄河南岸的大堤上驻守下来,主持着军民守护大堤,以备不测。

&esp;&esp;经过这段时间,开封府城的百姓无不知晓,总督河南军政的永宁伯,此刻就将行辕驻扎在大堤上,而数万京营军卒更是缘河而守,严阵以待,守护着他们。

&esp;&esp;事实上,经此一事,原本因中原叛乱而动摇的民心,也在迅速向朝廷归拢。

&esp;&esp;夏雨仍在草棚外下着,而漆黑如墨的夜色笼罩了整个河堤以及河水滔滔的河面,在南堤的树丛下,一座以梁木茅草搭就的草棚中,一灯如豆,橘黄灯光从布帘的缝隙中透将出来。

&esp;&esp;翰林侍讲学士徐开,一身官服,头上乌纱帽放在身后以蒲草木板铺就的床榻上,伏身在一方以杨木木板搭就的书桉,执笔书写。

&esp;&esp;只见蓝色封皮的簿册,一列清秀神逸的字迹显现而出。

&esp;&esp;其人正在书写《竹窗夜语》笔记,这是这位徐翰林在读书时养成的习惯,已有十多年,这些年写的随笔多在家里的木箱中放着。

&esp;&esp;借着灯火,依稀可见其中泛黄的一页赫然载着,“崇平十五年夏,中原离乱初定,余受吏部拣选,履新河南,沿途观兵燹之灾,满目疮痍,心实忧痛,驱车行至洛阳,于总督行辕初见永宁伯……”

&esp;&esp;而新起的一页,赫然以被后世称为热情洋溢的文字记载道,“总督行辕驻节河堤半月有余,永宁伯与军民食宿在堤,通宵达旦,每有险工,身先士卒,其年岁不及弱冠,然练达世情,通晓政务,诚为近年以来大汉才士菁英之佼佼者,其气度恢弘,雍容肃穆……”

&esp;&esp;“雍容”两字似乎因为原主人在激荡心绪平静下来后,觉得有些不妥,而被划掉,改以“仪容”二字,遂于后来成为文人多加狐疑之处,也在后世成为研究《陈汉国史》引用最多的地方。

&esp;&esp;此刻,离此座草棚半里外的一座以木料搭就得草棚中,四方大纛旗帜在马灯映照下,随风飘扬,时而带水的旗幡发出“哗啦啦”的沉重声响。

&esp;&esp;草棚中,灯笼将一道萧疏轩举的身影拉长,倒映在蓬乱松散的茅草上,蟒服少年掀开手中的图册,剑眉下的目光满是思索,分明是在观黄河流域流经图。

&esp;&esp;草棚外传来脚步声,管河同知关守方提着马灯进来,看向那少年,问道:“大人,这么晚了,怎么还没睡?”

&esp;&esp;“洪汛在侧,睡不着啊,再说将校都未睡,我也不好独自安寝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