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&esp;回京之后,自是积极备虏,对北方事务进行布局、筹谋,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还有盐务的事儿也需要时刻保持关注。
&esp;&esp;贾政手捻颌下胡须,感慨道:“子玉如今是军机辅臣,绸缪国家大事,须臾不得闲暇啊。”
&esp;&esp;众人说着话,主要是问着贾珩在河南以及淮安府的经历,不知不觉,夜幕降临,掌灯时分。
&esp;&esp;宝珠进得厅中,道:“奶奶,后厨饭菜做好了。”
&esp;&esp;秦可卿嫣然一笑,说道:“老太太,先用着晚饭。”
&esp;&esp;贾母点了点头,于是,众人就开始在一起用着晚饭。
&esp;&esp;第653章 妙玉:珩大爷,我……我是出家人
&esp;&esp;宁国府,后院,内厅之中
&esp;&esp;众人用过家宴后,落座下来,品茗叙话。
&esp;&esp;此刻,凤纨、四春、云岫、钗黛,还有尤氏姐妹,如是再加上各房的丫鬟,一时间屋内桃红柳绿,珠辉玉丽,宛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。
&esp;&esp;贾母询问着贾珩离京之后领兵至河南平乱,赴淮安抗洪的种种经历,众人听得目眩神驰,唏嘘感慨。
&esp;&esp;贾珩说了一会儿,端起茶盅呷了口,润了润嗓子,旋即,看向贾母,笑了笑道:“老太太,先前在淮安府见到了金陵十二房的族人。”
&esp;&esp;贾母面色诧异了下,问道:“金陵十二房的族人,他们怎么到了淮安府?”
&esp;&esp;贾珩道:“江淮大水,淮安府城缺粮,他们见是个赚钱的机会,就从金陵运了一批粮食往淮安府,想要售卖高价粮,被我手下人逮了个正着。”
&esp;&esp;说着,一五一十地将发生在淮安府中的前情介绍了下。
&esp;&esp;提前给贾母说,就省的南边儿来人在贾母跟前儿告他的状,再说什么不顾同族之情。
&esp;&esp;贾母听完贾珩所言,苍老面容上的笑纹渐渐消失,道:“珩哥儿,这事儿你做的好,我们家累受国恩,国难临头,不能做这等不识大体的事儿,金陵那边儿离的远,没有人约束着,这些年倒是愈发不像了。”
&esp;&esp;其他人听着,也是纷纷附和说着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老太太也别生气,就是和老太太说一声,咱们这样人家,外人时刻盯着,族中子弟平常行事需得谨慎一些,不能让人寻了错处,借题发挥。”
&esp;&esp;贾母笑道:“珩哥儿说的是,你在京里管束好族人,我倒是不担心,金陵那边儿是有些顾及不到,林之孝家的,你打发几个管事去金陵盯着,有什么事儿向京里递信。”
&esp;&esp;林之孝家的笑着应了一声,道:“老太太,你就放心好了,我让人去看看。”
&esp;&esp;贾母笑了笑,岔开话题,问道:“珩哥儿,听人家说,你在河南还发现了个大金矿,有着百万两金子?”
&esp;&esp;这段时间,京中消息汇集着来自贾珩在河南的种种动向,通过亲戚走动,连贾母也听到一些。
&esp;&esp;迎着众人的目光,贾珩说道:“在洛阳附近勘探出来的,是有百万两黄金,不过不是一下子开凿出来,想要完全挖出来,还要不少年头儿呢。”
&esp;&esp;凤姐眸光闪亮,笑道:“老祖宗,这百万两金子,可不就是一座金山?”
&esp;&esp;“这矿就在山上,还真就是金山。”薛姨妈笑道。
&esp;&esp;众人都是欣喜地看着几人叙说着。
海棠情欲